2007年7月27日星期五

给EB学生的培训

作为IBM Extreme Blue(青出于蓝)项目的导师,这是给EB学生的一次培训:8 habits for an effective programmer 的提纲。前4个讲的是积累,后4个讲的是做事的原则。

1.Right Tool for right thin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

1.1 Eclipse

1.1.1 Europa
Eclipse 3.2.2/3.3是我们的推荐开发平台,但Eclipse下的项目很多各个plugin之间往往相互依赖,安装一个新的plugin往往要更新很多其它的plug-in,很麻烦,也很容易搞错。所以2006年Eclipse推出了Callisto来同时发布10个项目

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这10个项目中Platform, EMF, GEF, DTP, TPTP, WTP都是我们必需的。到了2007年Eclipse又推出了Europa Simultaneous Release,即Europa。现在如果去http://www.eclipse.org/downloads/你会看到
Eclipse IDE for Java Developers
Eclipse IDE for Java EE Developers
Eclipse IDE for C/C++ Developers
Eclipse for RCP/Plug-in Developers
Eclipse Classic
这几个都是Europa不同的release。比如,建议大家下载 Eclipse IDE for Java EE Developers ,里面包括了Eclipse 3.3, WTP, JST, Mylyn等等。然后可以参考这个Adding Features from the Europa Discovery Site
The Europa update site is http://download.eclipse.org/releases/europa/site.xml.

1.1.2其它Plug-ins
Subclipse, http://subclipse.tigris.org/update_1.2.x
Jadclipse, http://jadclipse.sourceforge.net/wiki/index.php/Main_Page ; Jad 1.58
Maven, http://m2eclipse.codehaus.org/update/

1.2 IBM RAD/RSA
IBM的Rational Application Developer 7.0和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 7.0也是基于Eclipse平台但功能要强大的多的多,大家可以免费使用,但对内存要求很高,最好在1.5G以上。

1.3 Others

GVim 7.1 http://www.vim.org/
Notepad++ v4.1.2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notepad-plus/
PSPad 4.5.2 (2240) http://www.pspad.com/en/

Subversion 1.4.4 http://subversion.tigris.org/
Subclipse 1.2.3 http://subclipse.tigris.org/
TortoiseSVN 1.4.4 http://tortoisesvn.tigris.org/

Apache Http Server 2.2.4 http://httpd.apache.org/
Apache Tomcat 5.5.23 http://tomcat.apache.org/
WireShark 0.99.5 http://www.wireshark.org/
WinPcap 4.0.1 http://www.winpcap.org/

Mozilla Firefox 2.0.0.5 http://www.mozilla.com/firefox/
WinMerge 2.6 http://winmerge.org/
Process Viewer 5.2.15.1 http://www.teamcti.com/pview/prcview.htm
PuTTY0.60 http://www.chiark.greenend.org.uk/~sgtatham/putty/licence.html
TightVNC 1.3.9 http://www.tightvnc.com/
FileMon
JMeter

1.4 Your own Tool

2. Search for answer 勤搜善问

通用搜索(General Search Engine):GoogleBaidu。 善于选择关键词,搜索技巧

代码搜索(Source Code Search Engine):Koders , Google Code Search , Krugle

开源项目(Open Source Project):sourceforgefreshmeat

论坛:developerworks ....

手册/书籍:

举例:html转义参考程序。搜:html 转义 java, html escpae java, html encode java

3. Show me the code 溯本求源

源码面前没有秘密,要养成勤于看源代码的习惯,培养善于看源代码的能力。

学习优秀的源代码是提高编程水平的最佳途径。

4. Build for your own kowlege database 日积月累

Manual: 居家必备 http://www.allimant.org/javadoc/ 去下载java doc和tutorial

eBook: 书到用时方很少 www.pdfchm.com, other ftp

Socail Bookmark: 自己的知识宝库。 delicious, google notebook

Blogs: 见多识广的最佳途径。我分享的blog文章:http://www.google.com/reader/shared/05553602726838481724

5. Do not re-invent the wheel 合理借鉴

Apache Jakarta: Commons (HttpClient, DBCP, Codec, Lang.....), ECS, JCS, .....

Apache: Logging, Lucene

Java Open Source Project: http://www.open-open.com

举例:html转义参考程序,完全可以直接调用 Lang 中 StringUtils的escapeHtml()

6. Step by Step 步步为营

  • 切忌忽视单元测试。Junit
  • 每天一个里程碑,每天都有成就感。svn
  • 养成打印log的习惯,Log4J, Apache Logging

7. Do not over engineering 过犹不及

不要一开始就试图设计一个"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可维护性"、"高扩展性"……的系统;

不要一开始就遍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其中有的情况可能就没有这种需求,或者至少在当前版本没有;

相信优秀的代码是不断重构出来的而不是一次设计出来的。

8. Nice is small 大道致简

  • 痛恨冗余
  • 写所有人都能读懂的程序

2007年6月16日星期六

2050的媒体畅想

Youtube上的这个Prometeus - The Media Revolution 真是很酷。里面不仅回顾近近十年媒体的发展也预测了将来的媒体:
2011, e-paper will be mass product, everyone can read anything in the plastic paper(个人觉得不会这么快,见http://shangwx.blogspot.com/2007/05/2.html
2015, Google buying Microsoft, Amazon buying Yahoo,
2022, Google launches Prometeus, the Agav standard interface, and Amazon creates 'Place' - a company that replicates reality.
2027, Second Life evolves into 'Spirit', where people can become who they want to, via avatars. And then finally, the 'Google overloads' moment - when Prometeus buys Place and Spirit! By 2050 virtual life is the world's biggest market and Google/Prometeus reigns supreme.



2007年5月20日星期日

报纸的未来(3):报纸的转型

关于报纸的转型其实是个很难写的题目。报纸和互联网的融合无疑将是一个趋势。但同时,也好充分发挥报纸的优势,比如:易于携带、公信力高。


1.数字化

报纸的第一大转当然是数字化。但在讲报纸的数字化之前,先来谈谈前面提到的Irwin Gotlieb 有个观点是值得思考的:

互联网本身并不是媒体,而是管道(pipe),传送媒体的管道。我们现在认为,在未来几年内,所有媒体不是通过互联网就是通过数字化形式传送的。我们需要停止思考所谓新媒体对旧媒体的PK对决,新媒体在7年前还是新的,如今已不再是新媒体了,而传统媒体已经自我重新改造了(reinvented itself)。比如,今天的数字电视,即IPTV,特别是高清电视使我们有能力、更大的能力通过它们去浏览使用原先用电脑的网站、门户和搜索引擎。所以,我想重要的结论有这么几点:第一,互联网是传送所有媒体的管道,每一种媒体经数字化之后将更有效;第二,即使媒体本身的定义今天也在改变。例如,就拿报纸这种最简单的媒体来说,在欧美,印刷、纸张和物流配送的成本就占收入的65%~75%,只有25%~35%不到收入用于内容编辑,这是好的商业模式吗?如果报纸能够通过数字化形式传送,我现在每天就用电脑阅读《纽约时报》,不是网页浏览,而是和纸张印刷版一模一样的,你见过吗?就在我的电脑里。

Irwin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互联网不是媒体而是通道,报纸已经意识到因特网是扩大它们的读者群和市场经营权的机会。美国各大报业集团都加快了数字化的步伐,以应对报纸发行量的萎缩。根据美国报协会公布的数据,至2004年5月26日,北美1500多家日报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网站。2007年第一季,美国报社所经营的新闻网站,平均浏览率增加了5.3%,创下近年来新高纪录。超过5900万人访问了美国报纸网站,占全部活跃互联网用户的37.6%。这些数字是跟踪这些数字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些说明美国报纸的数字化战略是卓有成效的。同时,2007年美国报纸的在线广告开支预计将增长22%,达到32亿美元,而印刷版广告2007年的收入预计将达到469亿美元,几乎与2006年持平。因此,数字化将成为报业的新的收入增长点。相信中国不久后也会开始报纸杂志数字化的道路。

就在不久前,道琼斯宣布推出All Things Digital网站(www.allthingsd.com),通过这个网站将为读者提供包括科技、互联网和媒体领域的新闻、分析和观点。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网站将由多名科技知名专栏作者、资深记者以及blogger担纲制作。其中包括:从1991年起在《华尔街日报》撰写个人科技专栏的莫博士(Walt MossbergRSS)和BoomTown专栏(RSS)的作者Kara Swisher担任该网站的联合执行主编。知名科技新闻博客"早安硅谷"(Good Morning Silicon Valley)的前撰稿人John Paczkowski担任网站高级新闻编辑。说明向专业互联网媒体转型是报业的一个趋势。

2.免费化

虽然如Irwin所说数字化将大大降低印刷、纸张和配送的成本,但同时数字化报纸可能意味着降低发行价,甚至完全免费。因此,数字化有可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得发行收入遭受损失。所以,这也正引出了一个新的趋势:免费化。其实免费化不仅仅体现在数字化使得报纸的发行收入降低,同时免费报纸也越来越流行。在欧洲部分国家,免费报纸已经取得了比较大市场份额:免费日报市场份额在西班牙占到了51%、在葡萄牙占到了33%、在丹麦占到了32%、在意大利站到了29%。

通常报纸的发行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免费化带来的问题是如何如何弥补发行收入减少的损失。美国报业协会的一位高级负责人说,如果把订阅报纸的人数以及通过其他渠道接受这些信息的消费者都统计在内的话,报纸的读者群其实在逐步增加而不是在减少。他认为,报纸现在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把这些信息消费者转变成广告收入。因此,报业可能需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报纸可将自身的权威信息、资料组织成数字图书馆开放出来,通过信息费或公告的方式盈利。

3.便捷化

为了挽回报业颓势,一些美国报纸10多年来首次"瘦身",开拓小报化。06年6月,《纽约时报》决定将报纸页面宽度缩短3.8 厘米,据悉版面变动将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此举每年可为报社节省大约4200万美元开支。同时该报还关闭部分印刷厂,并削减1050个工作岗位。此外,《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报》都已进行了版面尺寸缩减。有消息称,《华尔街日报》也将于明年初开始压缩版面。既然人们读报的时间越来越短,而报纸最大的优势在于便携,小报化未尝不是一个好注意。同时,建立内容优势,做报纸特长的内容,不要盲目的去拥抱长尾而丧失了大众性和公信性。

4.想象未来的报纸

未来的报纸将致力于用最便捷的方式帮助我们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高质量、相关、准确且有效的信息给每个人,同时将更加注重受众的差异性。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未来的报纸:未来的报纸变得易于携带和上班、旅行时阅读,看起来有点像大一点的杂志;报纸的内容也变得越发精简,定位也越来越明确;纯娱乐性的栏目明显减少,因为这类信息互联网公司做的似乎更好;任何一份专业报纸都有自己的电子版,你可以像看报纸一样网上浏览,也可以找到历史报道或相关报道使你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全面的了解;电子报纸上不仅仅有新闻时事,强大信息聚合服务可以帮助用户找到任何事件的历史信息,相关评论;你可以对某篇报道评头论足,也可以给你喜欢或不喜欢的栏目编辑留言,甚至可以帮助纠正报道中的错误或是增加有相关内容;你还可以订阅报业公司提供的"自定义报纸"服务,这个服务将根据你的要求,比如:"2010年世界杯全程回顾"为你自己量身定做一份电子报纸,当然你可以将这份报纸分享给更多人看,而且看得人如果多到一定程度的话报纸公司还会付一定比例的钱给你……正如美国报纸编辑协会的执行理事斯科特·波斯利(ScottBosley)说的:"'报纸'这一单词也许会消失,但报纸公司将依然存在,它们将转型为信息公司。我们可以做得很好,因为我们拥有最好的新闻资源和最强的危机感。"

2007年5月19日星期六

从Digg的“密码门”事件,看互联网公司的危机处理

2007年5月1日,一个Digg用户在Digg.com上发了一个链接,这个链接指向一篇有一段密码的博客文章。这个密码可以解除高清晰度DVD的版权保护。AACS(译者:制定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规则的行业组织。他们的背后是各大电影制片公司、索尼、微软、英特尔等大公司)声称这违反了版权法,并给Digg发出了"不撤下这个链接就去死(Cease and Desist)"的通牒。迫于压力,Digg的网管把这个链接撤掉了。接下来发生的是,Digg的用户不断把这个密码重贴,Digg网管忙着删帖、封用户。事态不断升温。Digg在期间向用户发表声明,网站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运作,否则将面临把整个公司毁掉的危险。 但这支匿名用户大军的战鼓已经敲响。他们显然发现这是件很酷的事,一个共同的目标立刻产生了。用户们完全无视网管的存在,很快用这段"非法"密码"淹没了整个digg网站。
----Digg 叛乱后记--我支持Kevin Rose和Digg

Digg
Digg

(Readwrite上对此事件的整个线索有详细的描述:http://www.readwriteweb.com/archives/what_happened_a_1.php

Digg的"密码门"事件几乎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需要应对的最大危机之一的典型代表:版权问题。比如Google News, youtube就频繁的遇到被起诉或被封杀。但Digg的危机似乎最为棘手,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致力于还公众以新闻自主权的网站,因此它的用户对于这种"自由"的崇尚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寄托乃至信仰,是不可以有半点被亵渎和玷污的。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Digg被迫开始清理密码时用户们如此团结而近似疯狂的开始了对自己信仰的捍卫。依照美国的数字千年法,如果能及时撤下违反版权的内容网站是可以免责的,因此Digg的管理员们不停的删文。但用户们同样很单纯,他们固然不愿自己的精神家园因为法律问题而被关闭,但他们更无法接受自己家园的管家向更强大的实力妥协。这导致了最后事态失控。

Digg"密码门"事件,最终以Kevin Rose的一段博客声明而暂时告一段落:

"today was a difficult day for us. We had to decide whether to remove stories containing a single code based on a cease and desist declaration. We had to make a call, and in our desire to avoid a scenario where Digg would be interrupted or shut down, we decided to comply and remove the stories with the code.

But now, after seeing hundreds of stories and reading thousands of comments, you've made it clear. You'd rather see Digg go down fighting than bow down to a bigger company. We hear you, and effective immediately we won't delete stories or comments containing the code and will deal with whatever the consequences might be.

If we lose, then what the hell, at least we died trying."

人们对信仰的捍卫往往比对利益的捍卫要坚定的多的多。Kevin无疑对此有深刻的理解。Kevin博客上的说的话可称作危机处理的经典:
"You'd rather see Digg go down fighting than bow down to a bigger company." Kevin在告诉人们:Digg不是我的Digg,是你们的Digg,你们来决定Digg的未来。
"We hear you, and effective immediately we won't delete stories or comments containing the code and will deal with whatever the consequences might be. "如果你们选择不屈服,我Kevin也选择不屈服
"If we lose, then what the hell, at least we died trying" 最后这句表达了Kevin誓死和用户站在用户这边的决心。同时也在博取用户的同情,让大家明白这样做可能导致Digg关门。

当用户觉得自己在左右Digg的命运时自主的情绪得到的充分满足,并且马上为Digg的存留负起责任来。于是,事件平息了,而且Digg也不太怕被起诉。因为这么一闹,这个码已经在网上到处都是了: myspace, delicious, facebook, google,到处能找到。有人想和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为敌么?恐怕没有。

本文引用了如下文章的内容:
用户至上还是规则至上
Digg 和 数字千年法
Digg 叛乱后记--我支持Kevin Rose和Digg

2007年5月4日星期五

报纸的未来(2):雪白梅香

这次来谈报纸的优势。

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报纸浓浓的墨香总是让人们对报纸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但我相信,即便在未来,报纸也不会像今天的电子管音响一样只能被发烧级人士或者复古主义者所推崇。报纸有它不易替代的优势。报纸的未来 (III) 中很多点都讲到了,是十分正确的:

1. 用户体验:首先报纸便于携带,其次印刷品对人眼要比屏幕友好的多,再者印刷品给人的感觉就是那么休闲和惬意。所以,所有的电子阅读器都在致力于模仿印刷品的阅读体验。看看06年sony出的电子阅读器,售价350美元,这应该是目前商业化的最高水平吧?采用 电子墨水技术(也算e-Paper技术的一种),所以和读印刷品的感觉很像,不会像液晶那样在强光下或者侧面大角度看不清。但它的缺点是重量大概在半斤左右,携带还不是方便,并且是黑白的。

索尼电子墨水技术电子书正式出马

据我所知所有e-Paper技术的都有不易彩色化,以及需要有源驱动(导致无法真正小型化)的难题。所以,相信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你都不会找到比印刷品携带更方便,阅读更舒适的替代品。至于多久我无法预测,也许5年,也许10年,也许更长。

2.推动优势:报纸的未来 (III)中有这样一段"我看报纸时,会看很多我本来以为不会看看的文章 。我觉得被动式的阅读是一个人吸收信息的一个很重要的形态。……当你把一张报纸看完后会有种满足感,觉得自己完成一件事,而看现在的网络博客与新闻,不会有这种满足感。" 这段其实很好的描绘了互联网内容和传统印刷媒体内容上的不同。互联网内容的强处在于分众的拉动式信息,而传统印刷媒体强处在于大众的推动式信息。比如,我会看每期的《名牌世界乐》来知道哪个饭馆值得一去,最近有什么好看的演出。我把这种被动接受更为有效的信息称为 利推动式信息。而当我要查附近的餐馆,或者哪里打折,互联网无疑更适合我,因为我要主动获取某些特定信息,是利拉动式信息。正如WPP集团旗下媒介投资管理公司GroupM首席执行官Irwin Gotlieb 所说:"所以我们消费的媒体既有别人推送给你的,也有你自己积极拉过来的。这是多年来许多人热烈讨论的问题的一个显著特征。"报纸无疑在对新闻资源的掌握,以及编写的的质量上更应该有优势,因此它可以很好的向你推送信息。所谓推动优势就是说报纸、杂志在人们获取某些利推动式信息时更加高效。上面说的名牌世界乐杂志的例子就很明显,并非这本杂志的信息最丰富,而是我知道1-2个小时我就可以看完这本杂志。因为读报、读杂志是一种线性的获取信息,它的信息的有限性反而是它的优势所在。但如果上网浏览呢?就变成了非线性的获取信息,信息是无穷尽的,天知道我会花上多久,因为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同时,我相信编辑的品味会保障每篇文章的质量使我我不会读到垃圾文章。所有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人们都会有遇到所谓"垃圾"信息的问题。信息量大、互动、开放是互联网的优势,但正如美国北卡大学新闻传播研究中心的赵心树教授所说,在因特网时代,尽管信息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是今后,人们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并不会随着媒介的增多而减少,而是加大。他说,这正是报纸的优势之所在,即提高可靠的消息和深入的分析评论。博客、Digg等模式作为有效的补充,但无法替代报纸。我不能否认"群体智慧(crowd wisdom)"的力量,但我们也不能过于迷信它。"群体智慧"有效的前提是拥有一个你信任的群体(trust network),否则你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自己过滤信息上。而通常在互联网上营造这样一个trust network是很难的(当然也有成功,比如wikipedia),因为它太开放了。

你也许会认为我的理论无法解释Digg的成功或新浪博客的火爆。他们都很好的向用户"推送"信息。Digg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满足了人们对新闻自主一种控制欲,而新浪博客通过拉近百姓和明星的距离满足了国人的好奇心。大家熟知的"长尾理论"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当信息的获取、传播、加工变得如此容易的今天,互联网上出现了信息极度富足的现象。在极度富足经济条件下,就会产生所谓"长尾"效益。尾巴有多长取决于富足的程度。Digg和新浪博客都是在人们的需求与信息的来源都非常"富足"的前提下成功的,因此他们所提供的信息都不属于被动接受更为有效的信息。说的白点吧,通常娱乐性的信息和需求通常比较"富足",所以娱乐在互联网上比较成功;而Digg模式来做新闻只能在对新闻自主要求非常"富足"的地区才能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在目前的中国用Digg模式来做新闻是不可能成功的。

其实,后面会降到所谓"推动/拉动优势"是可以转化的、互补的。报纸和互联网也绝非永远的对立体。这个后面会讲到。

3.影响力:尽管美国报业发行量下降了,然而,报业的经济实力并没有下降。在一个城镇中,如果广告商想要到达意见领袖和商业领袖这些富有影响的人物,报纸是最好的方式。一些报纸,比如美国华尔街日报,中国的参考消息,这些报纸在特定高端人群中的影响力是互联网无法比拟的。同时,报纸长期形成的公信、客观、注重新闻道德、履行社会责任的公众形象是互联网短期内无法超越的。比如在报业发展比较好的日本,报纸是最受大众信赖的媒体。在大众对报道内容的信赖程度指标上,日本报业取得了 79.9%的信赖率,观众对电视报道内容的信赖率只有44.6%,以后依次是网络、杂志、广播,其信赖率分别为16%、11.5%、11.4%。如此高的 信赖率,是日本报业保持世界记录的根基。

同时,不要忽视报纸自身的变革能力。报纸拥抱互联网要比互联网公司向媒体转型容易的多的多。如今,报纸也正在使用互联网增加渗透率,增强透明性、互动性。下次我们就来讲报纸的转型。

报纸的未来(1):报纸将死?

一直在关注所谓新媒体的话题,近日看了邵亦波的报纸的未来I, II, III以及其他一些博客文章很受启发。于是决定也写篇跟风制作,谈谈我对报纸的未来的想法。

报纸将死?
所有讨论报纸的未来的文章开篇无一例外都会首先讨论这个话题:报纸将死?认为报纸将死的人们的主要论据之一是人们看报纸的时间原来越少,人们对报纸的依赖越来越小。报纸的未来 (I) 引用了一些数据:美国人平均在互联网上花的时间在2007年会超过报纸;网龄5年以上的网民,上网时间已远远超过看电视时间,更不要谈报纸了。其实这些数据应该不令人意外,2004年的时候日本的平均上网时间已经超过了读报时间;2006年欧洲的研究表明,欧洲消费者用于上网的时间首次超过读报和看杂志的时间;而在中国,1.3亿网民的这个"特定群体"平均每周的上网时间上升为16.5小时,网络已经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占82.6%,其次是大众化的电视64.5%,然后才是报纸57.9%。互联网的繁荣对报纸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但以上的论据要说明报纸将死是远远不足的,首先有这么三个疑问要证实:
1. 报纸的发行量因为互联网的冲击而萎缩了么?
2. 报业的收入在下降么?或者增长在减速么?
2. 互联网冲击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是逐渐变小的还是愈演愈烈的?

从世界报业协会的《世界报业趋势2006》来看全球付费报纸发行量2005年达到了历史新高:平均每日发行4.39亿份,与上年相比增长了0.56%,与过去5年相比增长了6%。与2004年相比,南美洲报纸发行量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7%;其次是亚洲和非洲,分别增长了1.7%、0.2%;北美洲报纸发行量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大洋洲和欧洲,分别下降了2.5%、2%和0.24%。如果单看美国的数据,报业将死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美国发行审计局(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0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

面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激烈竞争,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的6个月时间里,美国报纸日发行量下跌了2.5%,周日版发行量则下跌了3.1%。全美发行量最大的前20家报纸的发行量平均下降了1.9%。与一年前的发行量相比,《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和《旧金山记事报》的发行量都下降了6%。甘乃特公司的《今日美国报》以228万保住美国报纸发行量最大的宝座,但发行量仅增加了万分之五。《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为207万,下降了0.8%。《纽约时报》发行量为113万,仅增长0.24%。《洛杉矶时报》的发行量为90.7万,大跌6.5%。论坛报业集团的旗舰《芝加哥论坛报》下降了6.6%,赫斯特公司的《旧金山记事报》下降了6.1%美国报刊业正遭遇1996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低谷

但此次下降和互联网有多大关系实在难以说清,美国业界认为,下降加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03年开始实施的"拒绝电话推销"法案--美国报纸的新订户有60%是通过电话推销拉来的;二是最近关于夸大发行量的几桩丑闻,促使报纸的发行人对发行量的计算比以前更保守。

报业不死的观点同样也很多。去年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未能找到原文,抱歉)称,很多人都预测报纸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走向消亡,但事实上,它们依然强大、利润丰厚、且受公众欢迎。文章报纸仍然非常重要,仍有85%的成年人每周阅读一份报纸,或者浏览一次报纸的网站。其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尽管美国报纸的发行量在下降,但收入和利润却增长得比较快。美国去年的报纸广告营收为480亿美元,是互联网广告营收的三倍。所以说报纸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并且更为关键的是传统的报纸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正在转型,正在拥抱互联网(在报纸的转型中我们会详细讲)。

因此,上面三个问题的答案大致可以归结为:报纸的发行量在成熟市场的确萎缩了;报业的收入并未下降,但增长变缓;互联网的冲击也是长期的,但报纸自我革新将使得这种冲击不会愈演愈烈。如同即便我们看到人们消耗的软饮料,啤酒,牛奶逐年递增,年轻人喝纯水(包括矿泉水等)的比例逐年下降,也无法证明人们将逐渐不饮用纯水。报纸,这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古老媒体,经历了广播、电视的冲击后,即便在今天互联网等新媒体更强烈的冲击下同样也不会消亡。那么报纸的生命力在哪里呢?下次我们来讲报纸的优势。

2007年4月10日星期二

搜狗,你该学会体面的申诉

谷歌看来的确用了搜狗的词库,并且并于4月9日在其官方博客正式声明向搜狐道歉,声明已经替换了所有“盗用”词库。但搜狗似乎不依不饶,要求Google立即停止输入法的下载和运营,最有趣的是搜狗输入法关于google侵权的再次声明,里面的话让人啼笑皆非:

“是人类首次将搜索引擎技术,用于分析中文互联网网民的语言行为” ,“人类首次”?神5还没说人类首次呢,你好意思来个人类首次?
  “在中国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将使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以更快速的方法占有和形成全球互联网的话语权,是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代表了人工智能应用的新的方向” 。拜托这位写文章的大哥,你最好把搜狗输入法对于共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也阐述一下。
  “也是搜狗独立利用搜索引擎技术对发展人工智能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人工智能的开创性贡献”?聪明的搜狗搜索引擎和输入法,你说我这篇文章是夸你呢还是损你呢?不要以为俺们都不懂啥叫人工智能,求你不要侮辱俺们网民的智商好不好?

本来搜狗被人盗用有利,本来是获得群众道义上支持的大好时机,但声明看了叫人哭笑不得。一番生拉硬拽、牵强附会,令人惋惜。搜狗,你何时才能学会做一个体面的公司?

搜狗输入法关于google侵权的再次声明全文:

1、 搜狐公司认为,google盗用搜狗输入法词库是对搜狗输入法著作权的侵权,是对搜狗技术人员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对于google公司致歉的态度,搜狐公司表示欢迎。

  2、 但是,我们认为,搜狗输入法是搜狗研发中心工程师和高层领导共同探讨进行的重大技术革新和重大的技术突破,是人类首次将搜索引擎技术,用于分析中文互联网 网民的语言行为,对网民上网行为进行动态的信息提取,把网民集体智慧经过动态技术分析和提炼,以输入法的方式回馈网民。

  3、 对网民的搜索行为进行深度研究,从而服务于网民,形成高度智能的输入法,即用搜索引擎做输入法,这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搜狗输入法使中国人的输入速度提 高一至两倍,在中国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将使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以更快速的方法占有和形成全球互联网的话语权,是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代表了人工智能应用 的新的方向。

  4、 搜狗输入法不仅包含自有的领先业内的中文分词技术,更体现了搜狗搜索的重大技术突破,包括分词系统、词库形成、词频分析、新词发现、错词过滤等等。这是搜索引擎技术延伸应用的突破性成果,也是搜狗独立利用搜索引擎技术对发展人工智能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5、 我们相信,搜狗输入法的创意和技术突破,将享有多项知识产权专利。我们认为,google不只是对搜狗输入法词库的盗取,也是对搜狗输入法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于美国领先的google公司,来自尊重知识产权的国度,在中国完全无视知识产权,我们非常遗憾。

  6、 我们无法接受google对搜狗输入法创意和技术突破等知识产权的侵犯。我们要求google公司:立即停止对搜狗输入法知识产权的侵犯,停止google输入法的下载和运营,否则将正式起诉google公司。